中文系大学生自学半年PHP,入职工作三年,放弃编程……
这是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成长记录,持续在本文中连载,最新更新2021年2月12日
一.自我经历的介绍
1.第一段程序员生涯
我是一名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PHP程序员,2012年考上河北经贸大学中文系,2016年大四下学期接触到编程,接触到的第一个语言就是PHP。经过半年多的自学,2017年2月份,在北京一家公司就职,2019年5月被派到上海参与当地的项目,2019年9月辞职。
2.辞职原因
辞职的原因是,当初在大学时,因为兴趣而接触编程,那时候没钱买电脑,借了同学的电脑,一个人白天黑夜地到处找教程,搭建环境就耗费了一个星期,但乐此不疲。但工作后的内容枯燥而乏味,公司也对我没有培训提高的方案,属于散养状态,全靠个人学习,而这正是我的弱项。公司没有太多让我能够提高的项目,我不断接手的是年代跨度15年以上的代码维护,学习编程的热情被彻底浇灭,我一度认为自己应该早点跳出编程这一行业。再加上公司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在北京是一群同事大妈每天大声在我耳边唠家常,工作不下去,被派到上海时以为能逃出恶劣的环境,结果上海办事处的同事带孩子上班,熊孩子能闹一整天。
那时候我决定放弃编程事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3.辗转一年,跨行失败
辞职后想发展短视频行业,一开始想将上海慈善事业和短视频糅合在一起。先用symfony1.4,花了2个月开发了一套公益组织视频网站,功能大致上是让三类用户——公益组织、公司、拍摄团队,可以在网站上面发布和接受视频制作的任务,基本上是CRUD的操作,逻辑上也不复杂,但从产品设计、数据库设计到MVC模式下的每一行代码,都是我亲手实践出来的,这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怀疑自己是为了过瘾,过工作那几年没有尝到的瘾。
后来,走上了邪路,我开始借钱炒股、血赔、欠下巨额债务,2020年3月开始拍摄炒股经历,还在学习做视频,后来血亏到向家里求救,放弃炒股后,想找一份工作,5月,我入职了上海的一家短视频公司,呆了一个月(这家公司3月份创立,老板什么也不懂,很快倒闭,现在老板还欠我工资),辞职回秦皇岛,6月份在秦皇岛当地继续找短视频营销的工作,但最终认识到短视频这一行水很深,不是我这种菜鸟该去的行业。终于在月底放弃了转行。
4.思考
6月底,我在深入思考人生之后,发现自己的兴趣依然还是在编程上面,喜欢编程,过去对编程的厌恶,是受环境影响,受方法影响,而非编程本身。我还查了一下大龄程序员的结局,发现网上有人说,大龄程序员被淘汰的,都是那种不思进取的人,如果一个人能踏踏实实不断提高自己,反而会随着年龄技术实力和阅历的增长而受到欢迎,不会被社会淘汰。这些思考结果奠定了我继续回到编程事业的决心。
5.下定决心继续编程
由于我在原先的公司里,使用的都是公司内部的框架和陈旧代码,最新的也是symfony1.4(汗……公司有的程序是用symfony1.4写的,我就去学习英文手册,当时快给我弄吐了),所以现在想回来继续编程,一个是要找回过去的状态(8个月不碰代码的感觉你们懂吗?),另一个是要学习新的技术,比如当下流行的框架,如何写接口、写小程序。于是偶然查到了Laravel框架的交流网站Learnku,在这里买了第一本教程,今天是7月19日,我已经把第一本教程过了两遍,同时开始认认真真地把PHP手册从头阅读。我以前从来没有全面学习一个框架,也没有读过PHP手册,一个半路出家的、连皮毛都不懂的、毫无基础的PHP程序员,可以说除了CRUD的操作以外,是很难有什么大的提高的,永远是一个代码搬运工,教程搬运工,百度查不到的我就做不到……这样的程序员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被淘汰。
6.规划第二段程序员生涯
首先,在北京上海的生活经历,让我不是很想去大城市发展,但秦皇岛当地PHP的就业情况也有些不容乐观,所以去哪里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我还需要一段时间夯实基础,无论是Laravel框架,还是PHP手册,以及其他实用技能的经验,都是我近段时间需要学习的,我不想学杂了,只想钻PHP这一门技术,正好看了Learnku的教程后,发现很适合我这种菜鸟,现在准备继续三刷第一本教程,后面一定会通读剩余教程。
最后,我有一个小梦想,写一个自己的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然后一边工作一边维护下去,希望能一直维护到退休,老去。
二.编程生涯的点滴
1.找工作前的学习生活
如今每天在家中看教程,看手册,敲代码,晚上通常会去健身房续命。第一本教程到今天(2020年7月19日)为止过了两遍了,给我带来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感受:同一个知识点,过一遍和过多遍的感觉是天壤之别,温乎而知新,这句老话说得太dei了。非常感谢Summer在教程末尾的建议,让我能够学习第二遍,也让我下定决心,踏踏实实再学第三遍、第四遍,直到第五遍将整个weibo程序背着开发一遍,将每一个知识点的实践变成我自己的“肌肉记忆”。——2020年7月19日22:03:23
照着教程抄一遍,和自己做一遍,是两种体验,如果能把学习内容吃透,并且在做的时候能把细节全部照顾到,对于此时的我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我在努力争取,不让自己重复以前的老路——囫囵吞枣的老路。2020年7月22日22:45:35
此刻,我将教程二实战课程过了第一遍,大开眼界,redis、任务系统、轮子什么的,在以前的公司里听都没听说过,我现在的状态是痛并快乐着,虽然这一遍下来基本上什么也没掌握,但至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很开心。下面开始过第二遍。2020年8月6日16:53:46
2020年8月17日10:32:37
已经将教程二过了第二遍,并认真地做了总结归纳,收益很大,时间过得很快,我想我不能再过第三遍了,赶紧买了下一本API的教程。
2020年8月23日18:16:01
此时已经将API教程三,过了第一遍,很懵逼,此时我选择直接购买了《微信小程序开发》教程四,然后过一遍,再返回将教程三和教程四一起过4遍。
2020年9月21日16:37:19
时间过去了将近1个月,由于我在智联招聘上面挂着求职简历,于是在8月底接到了现在公司的老总电话,邀请我参加面试。这是一家秦皇岛刚刚成立两个月的初创公司,公司的老板有两个,其中一个自己用原生PHP+VUE开发了一套智慧社区监控系统,公司还有一个运维很厉害的技术总监,我的工作是开发小程序,使用的技术是tp5下面的fastadmin做后端,使用微擎做api架构,用微信原生weapp开发小程序。9月1日正式上班,试用期4500,转正6000。今天这个技术总监离职了,晚上我和高技术的老板需要讨论一下后面的开发内容,是不是要换成laravel框架呢?
2021年2月12日14:42:59
隔了接近4个月的时间,我再一次来记录近况。这期间无数次回来想更新,确没有办法静下心来。
这四个月,我顶替了之前离开的技术总监职务,全权负责公司面向C端的程序开发,9月底公司的两位主要负责人带着我去考察一家软件公司的成熟产品,考察到10月上旬,最终决定还是我们自己开发一款产品,产品的主要作用是物业的居民主动将人口信息录入、门禁绑定以及后续的用户服务等功能。10月中旬开始,我开始第一次使用laravel开发项目,除了laravel使用的熟练程度很差以外,其他有关开发项目的很多东西都不会,比如git、github、laravel环境搭建、技术文档的书写。
10月下旬,我买了电商实战的那套课程,专门学习了里面关于搭建了生产环境的知识,搭建好了服务器,也做好了开发环境的准备工作,并且在github上建立了代码库(半个月前移到了码云,因为外网太卡)。那半个月更多的时间,是和老板们确定C端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因为产品的大致方向必须从一开始就确立,所有数据表的设计、代码的结构、对于数据的取舍,都要为产品未来某些功能实现做准备,增强扩展性。
就这样,开了很多次产品讨论会,展开了很多虚无缥缈的想象,最终我确定了产品的方向,也和老板们就此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10月底,我发现自己无法同时承担前后端的开发工作,于是在11月初,一名从北京回秦皇岛的前端开发工程师入职,我们开始在没有产品原型、没有产品经理做需求整理和规划的情况下(因为这个环节的缺失,耽误了很多精力),开始正式开发laravel后台+微信小程序前端的产品,另外还涉及到与硬件平台的对接(我的其中一个老板开发的硬件数据管理平台),于是在和老板们讨论中、我自己不断产生想法丰富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一点一滴地开发出来了。
1月4号,我们第一次开年会,我念了半个多小时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大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老板们因为我的“拼命三郎”式的敬业表现,给我颁发了最佳员工奖,奖品是奖杯和一辆小鸟电动自行车(借给一个女同事骑了,我坐公交车通勤,用不着电动车)。
经过日日夜夜,接近不眠不休的努力,小程序终于在鼠年末尾,开发完了第一阶段,并和另外一个设备平台完成了对接,终于可以让用户和物业使用了。
2月9日,我们的小程序上线了,在秦皇岛的一个小区了开始使用我们的客户端,效果不理想,用户主动使用小程序录入人脸的比例微乎其微。
2月10日,我们老板和我谈话,说要给我股份,让我做合伙人。并给我安排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将其中一个老板用python开发的程序代码交给我负责,并且还有硬件对接的工作也由我主导。10月下午我还去物业公司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那会儿真是疲惫到大脑刺痛、随时会昏迷的程度。
后面的任务还会更艰巨,我完全没有python和硬件方面的知识,只能在家过个大年三十,就赶紧开始学习。
今天是2月11日,大年初一,我来公司,遇到了其中一个老板,他来公司是为了躲避家里大年初一的劳务,我来最主要的目的为了把开发环境里的homestead盒子升级到最新版本,因为使用laravel8的依赖已经不能使用教程里面提供的盒子php7.2环境了,另外也要开始学习python了。
目前我对laravel已经熟练了很多很多,对git版本控制也是驾轻就熟,实践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公司最年轻的合伙人,我承担着很大的重任,虽然已经累得生不如死,但,这时候不选择拼搏,我会后悔一辈子。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