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自身原理 5

我们知道容器是通过 pod 来承载的,我们在 k8s 中,服务都是跑在 pod 里面的,pod 里面可以跑 1 个容器,或者跑多个容器,那么咱们 pod 里面跑 1 个服务容器,咱真的就以为里面就只有这样个容器吗?

pod 到底是个啥?

假如咱们 pod 里面只运行我们的一个服务的时候,也就是里面只运行一个容器,那么实际上里面是有几个容器呢?

是有两个的,默认会有一个基础容器,提供 Linux 命名空间

  • 一个我们自己的容器
  • 一个附加容器

这个附加容器难道就只提供命名空间?

不不不,这个附加容器就干一件事,就是保存这个 pod 的所有容器的命名空间

画一个简图来形象的说明一下:

最开始我们认为的是图中的上半部分,那么实际上容器 A 共享的命名空间是保存在哪里的呢?就是保存在基础容器里面的

哪怕我们现在再加一个容器 B,这个容器 B 也是共享这个基础容器的 Linux 命名空间的

那么基础容器的生命周期是多少呢?

上述有说到一个 pod 里面的所有容器都会共享这个基础容器保存的命名空间

咱们自己加入的容器,做服务,可能会有挂的时候,也会有重启的时候,放咱们的服务容器重启启动时,还是需要之前的 Linux 命名空间,这个时候,就可以找基础容器获取了

只要 pod 还活着,基础容器就会一直陪着它, pod 不挂,基础容器不消失

如果手动关闭了这个重要的基础容器,那么节点里面的 关键角色之一 kubelet 就会监控到异常信息,就会马上重新建立一个基础容器

pod 和 pod 之间通信会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吗?

首先说一下结论:

  • pod 和 pod 之间通信,是没有进行网络地址转换 NAT 的
  • pod 和 node 之间通信,也没有进行网络地址转换 NAT

就比如说在 节点 1 里面有一个 pod1,ip 是 1.1.1.1 , 节点 2 里面有一个 pod 2, ip:1.1.1.2

当 pod 1 中的容器需要访问 pod 2 的时候, 节点 1 出去的包,源 ip 是 pod 1 的 ip,目的 ip 是 pod 2 的 ip,同样,到 pod 2 收到包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并没有经过 NAT

pod 和 node 通信也是这样的逻辑

我们知道 pod 容器实际上是运行在 worker 节点上的, 那么我们要访问咱们运行在 worker 节点上的 pod ,但是咱们的主控节点是 master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外面的网络,需要访问上面这个 pod 节点的容器,那么这个时候,外面的网络需要访问 master 的 ip 还是 worker 的 ip 呢?

需要访问 worker 的 ip ,这是为什么呢?可以思考一下…

今天就到这里,学习所得,若有偏差,还请斧正

欢迎点赞,关注,收藏

朋友们,你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坚持分享,提高质量的动力

好了,本次就到这里

技术是开放的,我们的心态,更应是开放的。拥抱变化,向阳而生,努力向前行。

我是小魔童哪吒,欢迎点赞关注收藏,下次见~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关注微信公众号:阿兵云原生
讨论数量: 0
(= ̄ω ̄=)··· 暂无内容!

讨论应以学习和精进为目的。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