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性能优化之 CPU 篇 ----- Linux 软中断
名词解释
中断其实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为了解决中断处理程序执行过长和中断丢失的问题,Linux 将中断处理过程分成了两个阶段,也就是上半部和下半部。
- 上半部用来快速处理中断,它在中断禁止模式下运行,主要处理跟硬件紧密相关的或时间敏感的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中断,特点是快速执行。
- 下半部用来延迟处理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通常以内核线程的方式运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中断,特点是延迟执行。
proc 文件系统。它是一种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进行通信的机制,可以用来查看内核的数据结构,或者用来动态修改内核的配置。
- /proc/softirqs 提供了软中断的运行情况;
- /proc/interrupts 提供了硬中断的运行情况。
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会通过硬件中断的方式,通知内核有新的数据到了。这时,内核就应该调用中断处理程序来响应它。你可以自己先想一下,这种情况下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负责什么工作呢?
- 对上半部来说,既然是快速处理,其实就是要把网卡的数据读到内存中,然后更新一下硬件寄存器的状态(表示数据已经读好了),最后再发送一个软中断信号,通知下半部做进一步的处理。
- 而下半部被软中断信号唤醒后,需要从内存中找到网络数据,再按照网络协议栈,对数据进行逐层解析和处理,直到把它送给应用程序。
工具与技巧
- sar 是一个系统活动报告工具,既可以实时查看系统的当前活动,又可以配置保存和报告历史统计数据。
# -n DEV 表示显示网络收发的报告,间隔1秒输出一组数据 $ sar -n DEV 1 15:03:46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15:03:47 eth0 12607.00 6304.00 664.86 358.11 0.00 0.00 0.00 0.01 15:03:47 docker0 6302.00 12604.00 270.79 664.66 0.00 0.00 0.00 0.00 15:03:47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5:03:47 veth9f6bbcd 6302.00 12604.00 356.95 664.66 0.00 0.00 0.00 0.05
- 第一列:表示报告的时间
- 第二列:IFACE 表示网卡
- 第三、四列:rxpck/s 和 txpck/s 分别表示每秒接收、发送的网络帧数,也就是 PPS
- 第五、六列:rxkB/s 和 txkB/s 分别表示每秒接收、发送的千字节数,也就是 BPS。
hping3 是一个可以构造 TCP/IP 协议数据包的工具,可以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防火墙测试等。
# -S参数表示设置TCP协议的SYN(同步序列号),-p表示目的端口为80 # -i u100表示每隔100微秒发送一个网络帧 # 注:如果你在实践过程中现象不明显,可以尝试把100调小,比如调成10甚至1 $ hping3 -S -p 80 -i u100 192.168.0.30
tcpdump 是一个常用的网络抓包工具,常用来分析各种网络问题
# -i eth0 只抓取eth0网卡,-n不解析协议名和主机名 # tcp port 80表示只抓取tcp协议并且端口号为80的网络帧 $ tcpdump -i eth0 -n tcp port 80 15:11:32.678966 IP 192.168.0.2.18238 > 192.168.0.30.80: Flags [S], seq 458303614, win 512, length 0 ...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