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读后感

这是 2022 年读的第一本书,《底层逻辑》,这本书读了有 6 个小时左右(微信读书 App 记录的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读的忘记了,下本书应该记录一下从什么时候开始读的。这也是第一次写读后感,也不知道怎么落笔,就简单的先从介绍下这本书的内容,到我读这本书的感受,到最后读完这本书有什么感想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吕白,是 21 年 9 月份的新书,我是在微信读书 App 上读的,这本书共有四大部分,分别为:人生逆袭的五个核心算法、突破阶层的四个关键、向上进阶的三大思维、锚定未来的四大策略。这本书的作者本身也是个作家,也是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早期先行者,写过很多爆款,其中还著有《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人人都能做出爆款短视频》等书。

这本书中讲了作者从大学到工作多年来的经历,经历中是如何一步步提升的,如何透析任何事情的本质,从个人成长,到职场规则,都以作者个人的经历,一件具体的故事展开。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不论何时何地不能停止思考,一直思考才能使人进步,要始终保持长期投资的目光,不要计较短期的得失,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不用拼命冲刺,一直努力就好。关于焦虑,有什么难事千万别耗着、等着,那只会让人在无尽的焦虑中备受煎熬,因为这时你焦虑的可能不是某件事情,而是焦虑本身;你烦恼的可能不是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问题这么多,我该怎么办”。所以当遇到什么难事的勇敢的去面对,去推进,到最后发现可能事实是这件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在我身上也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也会焦虑,但当你真正开始推进这件事情,一个个之前焦虑的点都被逐个攻破,到最后觉得很难的事情其实也并不难嘛。

没有目标的努力,只是自我欺骗,现在是一个连傻瓜都会努力的时代。没有思考、没有总结的努力是不会带来任何回报的,反而会让你越来越累。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是在黑夜里努力的奔跑寻找终点却不知道自己是跑错了方向,最后目标也得不到,自己的耐心也在一点点消耗。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最关键的往往不是他有多么努力,而是善于每日复盘、深度思考,总结自己的不足,补充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努力的方向很重要,只有抓住了行业风口,自己的努力才能被无限放大,才能真正起到努力的作用。

当然,书中也有一些我不认同的观念,其中,有一小节是「简单记忆:少就是多,记住你能记住的」中作者说到作者所在公司每个月都会邀请业界“大咖”举行讲座的传统。每次听讲座时,同事总是习惯记录“大咖”讲的每一句话,而作者却从不记录,书中说到:不做无意义的记忆,而对自己用得上的内容,就要花费心思努力记忆,甚至举一反三。但在「在北京工作的100种好处」一小节中写道去国贸听讲座,用笔记本电脑记下的笔记有一万多字。和上一节中的内容观念就有些矛盾了,只能说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学习做法,适合自己最重要,而我属于记忆力比较差的那种,所以我选择尽可能的把一些工作中的、日常中的都整理成文章、笔记记录下来,也希望这是一种沉淀。

这里插一句是,《底层逻辑》这本书是看到了俞敏洪老师的一个视频推荐这本书,当时俞敏洪老师推荐的《底层逻辑》作者为刘润,但是当我开始写这篇读后感时才发现,我看的这本《底层逻辑》的作者是吕白,闹了个笑话,都看完了,才发现自己看错了,实际上《底层逻辑》这本书有三本同名书,但这本书写的也是不错的,后面可以在读一下刘润的那本《底层逻辑》。写这篇读后感是希望自己在今后每读一本书都能有一个沉淀,越来越有种强烈的感觉,总得记录点什么,才能不愧对自己记性这么差,哈哈。

这是第一次写读后感,或许没有很好的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也没有很好的将这本书的精华表现出来,文笔也比较菜,经常是面对电脑屏幕半天不知道怎么落笔,也希望在文字表达方面后续能够慢慢进步。

最后,读书这个东西,不是你读得越多,就知识越多,就会的越多,其实,书上的很多知识,很多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关键的是要付出实践,努力践行每一处对自己有帮助的地方,要做到知行合一,最终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你的知识。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讨论数量: 3

有目标,路程清晰,可量化,时常总结 :+1:

2年前 评论

最后,读书这个东西,不是你读得越多,就知识越多,就会的越多,其实,书上的很多知识,很多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关键的是要付出实践,努力践行每一处对自己有帮助的地方,要做到知行合一,最终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你的知识。

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2年前 评论
邢闯洋 (楼主) 2年前

讨论应以学习和精进为目的。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