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探索个人碳账户应用,实践绿色金融创新

作者:盛瀚 北京银行

摘要:本文对“碳中和”大背景下“碳+金融科技”的绿色金融创新模式进行探讨。在个人应用方面,通过个人碳账户行为确立、行为数据采集、积分测算和积分应用四个环节建立个人碳账户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模式。

关键词:碳中和,个人碳账户,绿色金融

1.引言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全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宏远目标。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碳中和”被列为2021年度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与扩大内需、反垄断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并列,这体现了对“碳中和”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碳中和”目标纳入执行阶段的态度和决心。

而随着“双碳”目标的下达,国内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加深对“碳”或者“绿色”的理解,“碳经济”、“碳生活”、“碳金融”等概念渐渐融入到全国人民生活中。2021年3月7日,央行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

图 1 三大功能

图 2 五大支柱

而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从短期看,处理好经济转型发展、疫后复苏与碳约束的矛盾亟需科技支撑;从中期看,推动经济保持低碳、脱碳发展最终要依靠科技;从长期看,提升我国在国际低碳市场的竞争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中提到,个人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可以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不断呈现新亮点。

2.绿色金融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国内“绿色金融”更多集中在传统金融行业(银行、基金、券商、保险等领域),主要涵盖的金融产品包括贷款、债券、股票、基金(权益和债券)、保险。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3套绿色标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产业。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标委)批复同意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机制正式确立。

相关的政策包括了《绿色贷款指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环境权益融资工具》、《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多个文件。

国内多家金融机构也将绿色金融作为自身发展战略,成立绿色金融职能部门。截止目前,国内有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湖州银行、重庆农商行、绵阳市商业银行、贵州银行六家先后采纳赤道原则。恒丰银行、吉林银行、中国银行宣布签署联合国绿色金融《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成员。目前我国有13家签署行。

3.碳金融科技

实际上与“碳”相关的金融科技不仅仅局限在金融产品的维度,而是随着“双碳”目标对企业以及个人行为的影响,“碳”市场逐渐衍生出来的以个人及企业碳计算和碳抵消为基础的“碳+金融科技”模式,即以“碳足迹计算”、“碳抵消销售”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商业模式,包括:碳足迹计算+碳抵消+金融产品(碳足迹计算+碳抵消+银行类业务);ESG[1]投资;绿色投资,智能投顾+绿色投资;碳相关的保险;绿色/气候信息披露、ESG风险管理、气候风险管理等。例如:高瓴已经宣布了自己将在今年实现碳中和,并且将在2025年实现机构自2005年成立以来历史所有碳排放的碳中和,同时将ESG纳入到高瓴投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

目前,最普遍的商业应用主要是“碳足迹计算+碳抵消+金融产品”,如图所示:

图 3 碳足迹计算+碳抵消+金融产品

碳金融科技的实现就是将无处不在的碳信息被数据化、可视化以及价值化。

4.个人碳账户

个人碳账户同银行账户类似,不过存储的不是钱币而是碳减排量。个人碳账户通过统计用户的绿色支付、绿色出行、旧物回收、节水节能等绿色行为,采用特定的方法学,核算出个人减少的碳排放量,生成用户的减排积分。例如“少开一天车”、“垃圾分类”等行为,量化为碳减排量累计计入个人碳账户中,从而对客户进行细分。金融机构对不同等级的客户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

在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地区,早就诞生了“碳税”、“碳交易”、“碳审计”等这些概念,于个人而言 “碳账户”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征信账户,它量化了个人对环境、对地球的责任与贡献。

对于个人碳账户,从业务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绿色行为的判断,而技术角度则是绿色指标字段的设立,细分的字段越多,那么碳账户的价值以及应用推广就越丰富。

5.个人碳账户应用方案

个人碳账户应用方案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包括:个人碳行为确立,个人低碳行为数据采集,个人碳积分测算和个人碳积分应用(兑换),如下图所示:

图 4 个人碳账户应用体系

5.1.个人碳行为确立

建立个人碳账户的第一步,就是定义有效的低碳行为,这也是最基础、最复杂的工作。低碳行为,即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减排量的行为。

由于不是所有的绿色低碳行为都是可被记录与检测的,碳账户平台需再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分筛,从而选出有效的低碳行为。比如从衣食住行用等多个方面。

衣:根据服装类的碳足迹可以包括材料、加工过程和款式、类型等不同确定碳排放。从购衣数量、购买衣服材质(是否环保)、衣服租赁、旧衣服回收等多个方面确定低碳行为

食: 倡导“一周一天素食”活动,实现减排,另外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食物浪费同样减少垃圾处理时对应的碳排放。

住:节约用电,调节空调温度,关闭待机电源等举措;住宿选择自带洗漱用品等。

行:绿色出行,选择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车;利用拼车、顺风车等方式共享交通资源。

用:减少一次性用品,比如环保袋,自带餐具;减少外卖打包塑料用品,环保快递袋、循环利用纸箱、无胶带纸箱;垃圾分类,实现可回收垃圾再生等。

其他行为:使用在线方式缴费、在线预约方式购票挂号、采用电子发票,减少纸张使用(双面打印)等。

图 5 个人碳行为

5.2.个人低碳行为数据采集

平台明确规定低碳行为之后,需要建立一套监测体系,用以记录用户的低碳行为。

例如:步行数据,结合智能手机的传感器,用户每日的步行数据都会被记录。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步行成为现在最容易检测的数据。

公共交通出行数据,通过交通系统(地铁、公交、ETC)和共享单车、电车(共享系统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在线医疗数据,通过医院系统推送(挂号、就诊、结算)。

电子阅读、协同办公数据,通过平台获取推送。

绿色消费数据(绿色食品、环保产品、低碳酒店),通过商家平台获取推送。

5.3.个人碳积分测算

每个产品、每个行为都存在碳排放,例如说机动车、使用纸张的碳排放量。这些数据被称之为碳排放因子。相应的,减排行为也可以被量化为具体的减排数据。

5.4.个人碳积分应用

个人碳积分的展现形式也可以结合现有体系对低碳贡献的用户进行一定的奖励来获得积分,提高用户的粘性,增加用户的兴趣度。

图 6 碳积分应用

例如把市民的各种低碳行为,在包装和出行实现绿色化、做好垃圾分类等等,把这些行为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一定的标准算法体系核算出来,变成每个人账户里实实在在的“碳积分”,再通过对接碳交易市场、各个商业消费平台,让市民朋友通过低碳行为实实在在地获得实惠。

另外,对接地方环保积分平台,接入公交、地铁通等平台,将市民绿色出行转化成碳币积分,如北京市推出“MaaS出行 绿动全城”碳普惠激励机制,公众通过高德地图导航绿色出行,这两者都能获取相应的碳账户积分来兑换礼品。

同时,通过微信小程序注册个人碳账户,通过腾讯乘车码、腾讯地图乘坐公交、地铁,或是通过微信运动累计步数,计算出每次公共出行的具体减碳量,并积累相应的成长值和碳积分。用户还可以利用碳积分到小程序中的兑换商店进行积分礼品兑换。

6.个人碳账户应用存在的问题

(1)平台建设推广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目前各地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通过自身资源在试水个人碳账户平台建设,相关的适用场景、数据标准以及平台建设体系各不相同。每个建设方切入点不同,数据获取来源不同,没有一整套建设、推广的成熟模式,所以需要考虑到各个场景的模块化建设能力,同时,兼顾用户体验意愿和接受程度。

例如以支付宝“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个人碳账户奖励形式为以用户的名义种树,从而激励用户改变生活习惯,虽然受众用户群比较广泛,但是奖励机制带来的成本是否可持续存疑。同时,场景较为单一,没有形成体系,导致公众参与积极性逐步下降。

(2)打破数据孤岛的同时,保护用户数据隐私

目前不同场景的数据来自不同平台或企业,往往数据接口的标准不同,采集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还需要考虑涉及到用户信息传输、隐私保密的安全要求。

一方面,如果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没有得到保证,那么公信力会存疑,另一方面,个人的信息采集工作在目前阶段更多的是自愿性质的,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信息来源,这会在根本上限制个人碳账户的发展。此外,考虑到用户隐私问题,个人碳账户必须要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使用户能够愿意提供信息。

(3)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尚待完善

与以企业为单位的碳账户相比,个人碳账户在实行过程中具有复杂性:首先是碳预算[2]问题。个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与企业相比还是存在区别的,不易控制测量,尤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还需要考虑不同的其他因素。

其次是个人碳账户的覆盖范围与配额分配问题。不同企业的碳配额可以根据其发达程度、工业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划分,但公众之间,碳排放的上限对不同人的效果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怎样的标准去合理划分碳配额、真正做到公平是一大难题。

最后,个人碳交易存在效率问题,包括制定合适的价格机制、执行机制、以及相关政策的成本等。如个人碳配额应有偿或无偿发放,碳账户的设置是否会加重部分社会群体的经济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平等。面对复杂的大众行为,基准线确立的合理性需动态优化。

结束语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政策落地,个人碳账户的应用必将成为趋势。从监管层面需要健全相关标准、细化实施制度,实现良性有序发展。从平台建设方层面需要长远考虑、可持续规划,通过各机构、企业的合作,实现各种场景的数据接入、数据分析、积分反馈、权益兑换等多个环节的闭环管理。在使命责任的要求下,继续依托自身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上进行更多有益探索,为落实国家战略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崔莹 钱青静 著.《中国个人碳账户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2019年

[2] 王岳.《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趋势》. 2021年

[3] 腾讯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科技的N种玩法》.知乎.2021年


[1]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这三方面之下细化的各种指标体系,被公司用来规范和监督自身行为,是责任投资(PRI)对于企业或资产的考量标准。

[2] 碳预算是指市民对自己的日常碳排放量有一定衡量的标准,能够自行标准化计算,像日常生活中的支出一样形成预算并进行控制。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讨论数量: 0
(= ̄ω ̄=)··· 暂无内容!

讨论应以学习和精进为目的。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