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猫,笼中的鸟
屋里的猫,笼中的鸟
四个月前,公司裁员了,公司给出的原因是公司对接的政府项目回不了款,新项目没有着落,每个岗位裁了大概 1/3,我就是那个分子。这是第二次被裁员,第一次是跨境电商,疫情原因也干不下去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之前写的 《裁员的瓜吃到自己头上》 这篇文章。
离职后躺平了一个多月,每天煮个饭,健身房待一两个小时,哪也没去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准备面试,接下来 2 个月面了几家也没遇到合适的。
所以我在 2024 年 8 月 17 日至 22 日在广州参加了《初级山地户外指导员》为期一周的脱产培训,在这短暂的一周的脱产培训过程中收获颇丰,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培训结束后思如泉涌心中有很多感想,但发现写着写着变成了流水账,心中的感想却没有表达出来百万分之一,我想我应该需要多读读书了。
因为还挺喜欢徒步登山的,就想着以后是不是也能当个领队,我想也算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副业了吧,还是自己热爱的,觉得挺好的,虽然说领队的门槛不高,但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点的知识作为支撑,后了解到中登协^1有举办山地户外指导相关的业务,现在也有足够的时间,所以就确定去参与了。也在开班前3 周时停止了简历的投递。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养的猫咪吧,它叫臭臭是个妹妹。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如厕实在是太臭了,所以起了这个名字,后来才知小猫咪如厕都是臭臭的。从小就是养在家里,除了打疫苗体检这些必须事情才会带它出门,导致胆子很小窝里横。每天我从外面回来开门时,它会在门口探头探脑,但通常不会迈出门槛,即便迈出了门槛,听到一些异响也会立即掉头回家,这次培训后,让我觉得我的人生也是像臭臭一样,一直待在自己的屋子里面,即使对外面有所好奇,也只是在门口探头探脑,然后又缩回自己内心的屋子里。所以有了标题中的“屋里的猫”,其实是用来形容我自己的生活如同我家的臭臭。
培训小伙伴们来自天南海北,有来自内蒙、广西、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方,职业也不尽相同,有从事摄影、电商、潜水还有在校学生等等。尽管我们有如此多的不同,但登山这个爱好使我们聚集到了同一个地方。听了大家在户外遇到的很多有趣的事情,以及危险的的事件,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丰富了我对户外的认识,让我更加的向往外面更广阔的天地。还有我们组一周吃了 3 次鸡煲,果然没有一只鸡能走出广东。
他们大多数好像人的心中好像有一条越野跑的跑道,有赛道、有目标,而我的跑道似乎都是岔路口又似乎没有路口,如雨后山间的雾,笼罩着道路。
8 月 16 日晚到达营地进行开班仪式,在之前心里已经演练过八百回自我介绍要说些什么,但是老师却不按套路出牌,当时给我紧张的一头冷汗,汗流浃背。开班仪式大家围绕坐成一个圆弧,我自作聪明的选择了圆弧的中间,心想无论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我都是在中间,有小伙伴在前面打头阵,不害怕。老师:请大家自己找一个朋友相互聊 10 分钟,然后介绍对方。有位大哥看我落单了就选了我,他是广州人,很开朗,我表明我粤语半桶水后,他操练一口广普主动开始的问我一些问题,了解到他是一名摄影师,曾经用十几天的时间徒步狼塔无人区^2,登过哈巴雪山^3,跑过50km越野跑等等,此刻心中已充满了仰慕。10 分钟过得飞快,我回到了我圆弧的中心,刚坐下准备在纸上梳理一下需要介绍的点,没想到啊没想到,那位大哥的位置是老师左手边第二个,并且老师左右边第一个位置没人坐!现在要介绍大哥,所以我顺理成章的坐到了老师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上,我成为了第一个介绍对方的那个幸运儿。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热情掌声似乎让周围的温度都升高了几度,断断续续伴着颤抖的声音的讲了大概有两三分钟,当我坐下时已经满头大汗、汗流浃背了。
开班仪式大概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主要是让大家相互熟悉破冰,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还有一个细节是,所有学生需要做的事情老师也需要做,所以在相互介绍的阶段老师也是相互介绍的,虽然有些老师相互认识,但给我们一种亦师亦友以身作则的好感。
每天的上课时间为早八点半到晚九点半,中午吃饭休息两小时,17 日DAY1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本打算坐前排一些,结果去晚了坐在了最后一排。前两天理论课,时间安排的很紧凑,这次上课没有了在学校上课的心态,不会想着玩玩手机划划水,一心希望能把老师传授的东西全部装进脑子里,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还好老师们都不是照本宣科,虽然不是所有老师都风趣幽默,但课上一点也不枯燥。
坐我旁边的大哥,有着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4同款发量,上课时不时打的个盹,忙活一下工作,课程似乎与他无关,他还是和我同宿舍的,但似乎没有说过几句话,我尝试主动与他聊天,问他工作是什么,他也是淡淡的回复一句:我也算半个程序员,然后就没了,看他似乎聊天欲望不是很高,便没有再继续。
DAY2 与前一日一样,也是都是大量的理论知识,概括来说就是安全的预防与处理、路绳、工具的使用、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如何策划一场户外运动等知识,晚上是准备 DAY3 的出行计划,我们被分成了 3 组,桌子由原来的课堂摆放的形状,拼接成了一个品字,我们组在品字的最上头,对着老师的讲台,如愿以偿的坐在了前面,还被推选成了装备委员,也就是负责收收需要练习的工具,和学校的体育委员差不多。因为需要交流谈论,所以组员之间开始活络起来,我们组相对其他 2 组变成了e 人组,由于学习委员和一个执行力较强的小姐姐在我们组,进度基本都是他们在负责推进,我呢见缝插针的打打下手,写一下要准备那些装备、急救包有哪些东西这种杂事。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我们组的小姐姐了,她可厉害了,19 年开始跑越野跑,到现在已经跑了 4 个 100公里的赛事了,还有些赛事中途身体不适也能及时退赛了,心态非常好,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前面说的哈巴雪山,虽然说每次都有高原反应,但都去克服了,真的很厉害。
DAY3 天公不作美,从凌晨开始一直电闪雷鸣,早上八点半集合还在下中雨,老师让我们立即内部讨论是否出行,如果不出行如何完成教学计划,我们全票通过依然出行,原计划 ABC三个点走完,C 返程,计划修改成 A 到 B 点返程,尽早的完成教学计划,提前下撤。事实证明计划很完美,我们大约 4 点就完成了教学计划并撤离到了 B 点,撤离到山脚后也没有下雨,我们看时间还早就找了个农家乐,吃了个上述说的第一个鸡煲。
其实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写出来有些长篇大论了,就挑两个有意思的点来讲吧。一个是我们组来自武汉的一个在校学生,他是学校的户外社团的组织者,但由于安全问题,学校一直不批他们的户外活动,需要有几个认可的证书才可以,我们还说如果你考过了那你们学校的社团历史的第一页就可是你了,考不过的话,那么你就在最后一页了。为什么来广州培训呢,是因为他原本想毕业后来广州工作,所以就选择了广州的培训班,先来看看广州怎么样。结果第一次上山,广东的湿热闷,一下就击垮他对广州的期望了,说再也不来广州爬山了,工作也不来了,太湿了,不仅湿,还特别闷喘不上气来,可以看到他不停地在流汗,真是难为他了,唯一的欣慰就是晚上吃的那只鸡煲了,我们教他先放葱姜,这可是灵魂,再放辣椒,接着到点酱油,正!我们都开始吃了,他在犹豫这鸡是否已经熟了,才几分钟,在大家的肯定下,怀着忐忑的心尝试了一下,哎哟,确实很嫩很好吃。
还有另外一组的一位潜水教练,上山走了 3 公里被拉爆了^5出现了中暑、体力不支现象,
所以第二次上山就准备了冷喷喷雾,这也是学习的一个成果,不要想当然认为下着雨淋着雨就不会出现中暑的情况。或者大夏天的,怎么可能会出现失温^6的情况呢?所以我们上山不仅要准备中暑情况的措施,还要准备失温情况下的措施。想到以前自己去玩,阴雨天,进入山林十几个小时只准备了一些吃的,其他的安全措施都没有,是无知者无畏。还有广东的魔法攻击不是吹的。
DAY4 总结前一天出行的计划以及不足,在此基础上继续制定 DAY5 出行计划,并且要有 plan A 和 plan B 计划,plan B 主要针对雨天的情况使用,从 B点到 C 点离开,制定完计划后复习理论课程知识点。
DAY5 我作为第一段路程的领队,上山前给大家介绍了景区、让大家自我介绍、并且带领大家做热身运动,没有第一天相互介绍那么胆怯了,出现逻辑不清、想到哪里说哪里,断断续续的情况,不知道是与大家相熟了还是真的有所成长了,或许两者都有。上山时天气尚可,但路程一半时突然暴雨雷电,我们的 plan B 是不上山学习,所以没有计划下撤路线,所以我们只能冒雨按照既定路线前行。在查看路线后知道距离原计划还有 2 公里决定加速前行,争取提前下山,由于坡度太陡部分阶梯太滑,好几个小伙伴都摔了个屁墩,虽然有雷暴雨,但还是比原定计划早下山,回营地换下了湿漉漉衣服,距离下午 14:30上课还有两个半小时,我们又出发吃了第二餐的鸡煲,并成功的踩点上课。接下来就是复习理论知识、练习路绳的固定,大家都复习到晚上十一二点,迎接明天的考试。
DAY6 早上考完试,中午开结业典礼,大家可以发表感想,我在犹犹豫豫好几位同学发表后,举起了手,说了几句自己的感想,其中的开头就是臭臭的介绍那一段,这里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应该要更加大胆的走出我内心的房子,要像笼中的鸟一样,看到有机会奋力往天空飞去。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不不不,还记得坐我隔壁的大哥吗?那个上课划水的半个程序员。他也举起了手,在座的大家和老师都有点惊讶,这位大哥既然也会主动发言?那么现在我要开始说他的故事了。
这位大哥说你们已经到总结的阶段了,我现在才开始到自我介绍的阶段,大学学的化学但好像不是吃这碗饭的,在校体育也非常差,50 米跑步要班级里面排名倒数,后来发现跑短的我不行,10 公里好像还可以,后面进到了定向队,发现边看地图边跑步,非常有优势,结果越跑越远10、20、30、100 公里,最后去跑了定向越野,然后变成了某些赛事的邀请运动员后又从定向的教学,赛事地图的绘制(还有军事演习的地图)等工作。疫情期间闲在家,遇到个技术问题然后学了数据库,觉得挺简单,发现很多可以自动化解决又买了本清华的 C#
花了半年时间边学边做了个赛事相关系统。后面又接触到硬件,说硬件的驱动需要软件的配合,又买了本清华的 Java
,学了半年,软硬件通吃了。
还有好一些细节记不清楚了,但比我叙述的要精彩非常多,调理清晰,面带微笑,不慌不忙的叙述,他的经历震撼了全场,说完之后笑容收回,又回到 i 人世界,我在想是不是 i 人的的注意力更加专注,所以更能成大事吗。向大哥学习。
结业完毕后,全部队员和老师们一起去吃了他们的第一次或者第二次鸡煲,而我们这是第三餐鸡煲了,哈哈。
又要开始投简历面试找工作了,有没有在广州的小伙伴的公司还有工作机会的引荐一下,感谢。
完~
[1]中国登山协会
[2]狼塔之路(兰特之路)是穿越北天山最为漫长和危险的徒步线路。
[3]哈巴雪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境内的一座终年积雪的山峰
[4]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
[5]拉爆了通常指通行时体力不支,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
[6]失温初期会觉得很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人口太多,肉太少,蛋糕不够分,只有成为金字塔上层才有机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