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CEO辞职!自由时代终结,独立运营成历史,开发者的"精神家园"要变天了
GitHub CEO辞职!自由时代终结,独立运营成历史,开发者的”精神家园”要变天了
上海php自学中心
【导读】震撼!GitHub彻底告别独立时代,CEO突然宣布辞职创业,微软全面收编这个全球最大代码托管平台。从此,开发者心中的”自由圣地”将彻底变成微软AI帝国的一颗棋子。
今天,程序员圈子被一颗重磅炸弹炸懵了。
GitHub CEO Thomas Dohmke突然放出”王炸”——不仅自己要辞职去创业,更让人震惊的是,微软决定彻底收编GitHub,将其完全整合进新成立的CoreAI部门!
从今往后,GitHub不再有独立的CEO,不再有相对自主的运营权,彻底成为微软AI战略版图上的一枚”重要棋子”。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球1.5亿开发者的”精神家园”,正式告别自由时代。
75亿美元收购的”承诺”,今天彻底撕毁了
还记得2018年微软收购GitHub时的承诺吗?
当时萨提亚·纳德拉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会让GitHub保持独立运营,维护其开放性和中立性。”
开发者们当时就很担心:微软这个”闭源恶龙”会不会毁掉开源世界的乐园?
微软用了7年时间证明:他们的”承诺”只是缓兵之计。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刀砍项目心狠手辣的微软,真有人天真的以为当初收购github是为了开源社区做慈善么?”
现在,连最后的遮羞布都不要了。GitHub直接被塞进CoreAI部门,成为微软”AI智能体工厂”的生产车间。
前Meta高管Jay Parikh现在是这家”工厂”的厂长,他的目标很明确:让GitHub成为”所有公司和组织的AI智能体工厂”。
听起来很美好?对微软来说确实如此。对开发者来说,这就是自由的丧钟。
正如某位愤怒的开发者所说:”这就是私吞了社区的成果!”
CEO跑路了,留下一地鸡毛
Thomas Dohmke这个德国工程师,在GitHub最辉煌的时刻选择了逃跑。
说是”创业的心在呼唤”,说白了就是看不惯微软的这套玩法,不想当傀儡CEO了。
在他任期内,GitHub确实成绩不错:
- 用户从7300万翻倍到1.5亿
- 年收入突破10亿美元
- 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Copilot
但现在,这些成就都要为微软的AI野心让路。
Dohmke在告别信中写得很文艺:”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世界很快就会看到由数十亿个AI智能体赋能的十亿名开发者。”
翻译过来就是:我已经为微软的AI帝国铺好了路,现在该跑路了。
开发者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微软的收购历史可不怎么光彩:
- Skype,收购后逐渐衰落
- Nokia手机业务,直接弄死
- Xamarin,虽然还活着但已经边缘化
现在轮到GitHub了。
网友们的评论堪称预言:”看看 Skype 的结局就知道 GitHub 的未来是什么,2025 去 Microsoft 化!”
还有人提到了更让人胆寒的例子:”这波变动意味着后续战略的转变,非常说不好,就像一开始甲骨文收java时候也没那么作妖,后来就…”
另一位网友补充道:”甲骨文还说 MySQL 永远免费开源呢,扭头就要收费。资本家说话你也信,那可以去多买点保健品。”
虽然微软不太可能直接关掉GitHub(毕竟这是现代编程的基石),但GitHub的”灵魂”已经不在了。
从一个相对中立的开源平台,变成微软AI工具链的核心环节,这种转变对整个开源生态意味着什么?
以后的GitHub会是什么样:
- Copilot深度绑定,不用AI就寸步难行
- Azure云服务强制推荐
- 开源项目可能面临”AI优先”的压力
- 竞争对手的AI工具被边缘化
有开发者担忧:”windows上的ai体验堪比赤石,还关闭不了,害怕github也来这一套。”
更可怕的未来:会不会出现”特供版GitHub”?
这里有个更让人担心的问题:微软会不会对GitHub实施更严格的区域管理?
网友们的担忧已经写在脸上了:”微软千万不要做国内本地化,不然就没法用了,现在挂梯子还能无所顾忌的用,到时候千万不要让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还有人担心:”我就想知道是不是就不再屏蔽github了,然后可以正常访问了。一旦不再屏蔽了,就说明已经变成一坨大便了。”
想想看,现在GitHub已经完全成了微软的内部产品,那么:
- 会不会针对不同地区推出”定制版”?
- 会不会出现功能阉割的”特供版GitHub”?
- 会不会对某些敏感项目实施更严格的审查?
- 会不会强制要求使用微软的云服务?
这些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当一个全球性的开源平台变成某个公司的私有财产时,技术中立性就不再存在了。
最怕的就是,某一天我们打开GitHub,发现它变成了一个”符合本地法规”的阉割版。那时候,全球开发者共同的家园就真的毁了。
开发者的资产安全,谁来保护?
更让人愤怒的是,有网友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在网络上生产的数据也是一种资产,人们把自己的资产暂时储存在GITHUB上,那微软做的事跟银行抢劫有啥区别呢?”
这话说得毫不客气,但确实切中要害。
无数开发者在GitHub上贡献了代码、创意、协作成果,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数字资产。现在微软一声令下,这些资产就全部成了他们AI训练的”燃料”。
有人调侃道:”啧啧啧,巧取豪夺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行啊,不是手段多高明,而是人家真的可以拉得下脸。”
正如OpenAI的例子一样:”请参照openai,到了微软手里,从此不open。”
AI编程大战,GitHub不再是中立战场
现在的AI编程工具市场热闹极了:
- Cursor以”氛围编程”吸引大量开发者
- Replit、Windsurf等新秀步步紧逼
- 就连Claude Code也在蚕食市场份额
微软显然坐不住了。通过将GitHub完全整合进CoreAI,他们想要的不是公平竞争,而是利用GitHub的垄断地位,强推自家的AI解决方案。
这就像是:本来大家在一个中立的拳击场上比赛,现在这个拳击场突然宣布”只有我的拳手能使用全套装备,其他人只能赤手空拳”。
公平吗?当然不公平。但微软在乎吗?显然不在乎。
开发者,该醒醒了
GitHub的变天,其实是整个开发者生态变化的一个缩影。
大厂们正在疯狂地用AI重新定义”写代码”这件事。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既然AI能写代码,那为什么还要那么多人类程序员?
未来的开发者,可能真的会变成”AI代码的监工”:
- 写需求文档,让AI生成代码
- 检查AI代码的质量
- 调教AI模型的参数
- 管理AI智能体的工作流
这听起来效率很高,但也很可怕。
当写代码变成”调教AI”,当GitHub变成”AI工厂”,开发者的价值在哪里?创造力在哪里?
备选方案,要提前准备了
面对GitHub的变化,聪明的开发者应该开始考虑Plan B了。
网友们已经开始行动了:”这下,有些项目,是不是得开始寻找新的栖身之所了。毕竟,大鱼必须狡兔三窟啊。要不多准备几个操作系统,windows寄了咋办。”
代码托管替代品:
- GitLab(相对独立,功能完善)
- Bitbucket(Atlassian旗下)
- Gitee(国内选择,但有自己的问题)
- 自建Git服务器(最自由,但维护成本高)
开源协作平台:
- SourceForge(老牌平台,依然活跃)
- Codeberg(非营利组织运营,相对中立)
正如有网友所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用户总在疲于奔波,从一个平台被赶到另一个平台。Github不在纯净之日,必是开发者转移阵地之时。”
当然,迁移成本很高,生态黏性也很强。但至少,我们要有这个意识: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当这个篮子的主人随时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候。
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从今天开始,GitHub不再是那个为开发者自由而生的平台。
它变成了微软AI帝国的一个零件,一个为了”效率”和”利润”而存在的工具。
对于无数把GitHub当作精神家园的开发者来说,这是一种背叛。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AI时代的洪流面前,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包括开发者们心中的净土。
也许,是时候开始寻找新的栖息地了。
也许,是时候思考一下:在AI主导的未来,我们还能保留多少人类程序员的尊严?
GitHub变天了,开发者的世界也要变天了。
这场变革的终点在哪里,没人知道。但有一点很确定:那个自由、开放、充满可能性的GitHub时代,永远地结束了。
再见,GitHub。
再见,我们共同的青春。
正如网友们说的:”虽然怪可惜,不过再见喽自由社区。”
千万别让它变成下一个”特供版”产品,那样就真的没意思了。
你怎么看GitHub CEO辞职和这次变化?你会考虑迁移到其他平台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