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送外卖一周后,我想明白了一件事
程序员送外卖一周后,我想明白了一件事
一个奇怪的决定
作为一个写了十几年代码的程序员,我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去送外卖。
不是因为缺钱,也不是中年危机。
而是最近总感觉大脑”卡住了”——每天对着电脑屏幕,写Python go、调PHP、配服务器,虽然技术还在进步,但总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
现实很骨感
一周下来,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
- 每天跑100-200元,午高峰一小时60元,其他时间25-30元
- 2020年的时候,中午随便跑跑都能有80块
- 现在蜂鸟众包的单子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果真的要靠送外卖生活,那真是自讨苦吃。
但这不是重点。
意外的发现
真正让我震惊的是:每次送完半小时外卖,回来写代码的效率竟然提升了。
原本卡了一天的bug,送完外卖回来,思路突然清晰了。
原本想不出的业务逻辑,骑着电动车的时候,答案自己跳出来了。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读的《如何学习》,书里提到一个概念叫”交替学习“:
当你卡在某个问题上时,切换到完全不同的活动,大脑反而会在后台继续处理,直到找到突破口。
更深层的思考
送外卡让我意识到,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太”单调”了:
- 上班族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
- 学生每天刷同样的题目
- 创业者每天想同样的问题
我们以为专注就是死磕,以为努力就是不停歇。
但其实,大脑需要”切换”,需要”喘息”,需要在不同的状态间流转。
送外卖就是我的”切换键”。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里,看着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让长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
一周的意外收获
除了思路更清晰,还有几个意外收获:
- 瘦了4斤 — 被动健身,比办健身卡有效
- 睡眠质量提高了 — 身体累了,大脑反而安静了
- 对城市有了新认知 — 平时开车路过的地方,骑车才发现另一番风景
- 重新理解了”价值” — 每一单外卖背后,都是别人的需求和信任
最重要的感悟
我们大多数人,都困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程序员困在代码里,销售困在客户里,学生困在题目里。
我们以为这就是专业,这就是专注,但其实这可能是”思维牢笼”。
送外卖这一周,让我明白:
真正的成长,不是死磋一件事到天荒地老,
而是在不同的体验中,找到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给你的启发
你有多久没有跳出自己的”常规模式”了?
不一定要去送外卖,但你可以:
- 平时开车上班的,试试走路或骑车
- 总是点外卖的,试试自己做饭
- 习惯刷手机的,试试看本书
- 经常加班的,试试早点回家陪家人
改变不需要惊天动地,小小的”交替”就能带来大大的惊喜。
最后
现在我依然会偶尔送外卖,不为赚钱,就当是给大脑”换换气”。
去父母家的路上,顺便接个单;
去公司的途中,顺便送个餐;
出去玩的时候,顺便赚个可乐钱。
生活本就应该丰富多彩,而不是单调重复。
你呢?准备怎样给自己的生活”换换气”?
留言区聊聊:你有过类似的”切换体验”吗?欢迎分享你的故事!
本作品采用《CC 协议》,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