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遍跟三遍差距到底有多大?(新手感受)
记得是28号开始安装开发环境,开始创建项目。老实说,之前在其他地方看过一些laravel的视频教程,也跟着敲了一些代码,但是对于很多概念还是云里雾里的,比如:中间件、授权和策略、模型关联、路由隐性绑定、模型工厂等等等等。我相信,大多数没接触过框架的新手绝对会感到头疼,更不要说一个没有任何编程背景的我本人了(连php都是速成的)。
ok,闲话休提,分享一下感受:
第一遍
完全是跟着做,跟之前看视频学习的经历对比起来,注意力集中很多,而我本人是那种听课很容易睡着的。。。反观这个教程的每一节都短小精悍,很有东西。但当时,还是有一些东西不是很清晰,我记录下:
- git使用
当时想法是之后在了解也不迟。 - mix和前端工作流
之前我的经验是,前端文件一个个下载来放在文件夹里,然后引用,至于wepack、npm管理包什么的,我的态度是以后再了解也不迟,所以做到这里的时候,跟着教程就糊弄过去了,幸好没出啥大问题。 - 中间件
中间件这种东西,我第一次在这个教程中理解了是个啥,当时自我感觉算良好哈哈。 - 授权和策略
策略这个东西真的头疼,跟着教程打了一遍,还是不理解怎么就起作用了。 - 模型关联
多对多关联,教程居然用一个模型关联自己本身,我蒙蔽了好久,看文档也跟这个不一样啊,看下面的讨论,才知道可以自己关联自己。思路解放了,才懂得作者的良苦用心,感觉教程更加精悍了!
以上,是我第一遍时候所能记起来的困难。
第二遍
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做笔记了,这个真是有大用处,之前我思路一直不清晰,开始做笔记之后,逼自己用文字将难点有条理的写下来,过程中开始有了轮廓和流程,真的很有意义。
而且记笔记最大的好处在于,如果不懂的话,真的无字可写,这让我对之前感到模糊的地方,不得不去翻文档,直到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记录下来。
而对于第一遍时的很多疑问,我在第二遍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想法,尤其是关于策略一节,看着我的笔记,我想,这个东西原来没那么可怕。
最后,关于第二遍最大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吸收到的东西比第一遍多上好几倍!这让我做完第二遍之后开始有了第三遍的动力。
第三遍
对于第三遍,开始不老实了,我用的是自己想做的前端页面,在一些细节上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比如:我把需要复用的模板全部放到layouts里面,这样看起来很清晰(也许是这个项目太小给我的错觉)blade模板的继承我也是重新构建,看着这些被规划好的模板,觉得挺好玩的。截图一下
第三遍的时候,遇到了疑问,一翻下面的评论,果然已经有同样的想法,而且是有大神解答的。我看了很多讨论,感觉大神真多。
其实第三遍我感觉吸收到的东西,已经没有第二遍多了,而且在照着教程敲代码的时候,很想重新搞一个自己想要的后台blog
,是的我已经开始坐不住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git,这东西用一次比看十次教程还管用,在第三遍的时候,我熟悉了git的简单使用。
回想一下,当时第一遍用了一个多星期,第二遍用了大概4天,第三遍的时候用了两天,我想下一遍如果时间充足,我可以一天完成,但是同样很想开始开发自己想要的网站不确定要不要继续肝哈哈。
最后,感谢这个网站、教程。贴一张图
给你点赞
点石成金
持之以恒
磨杵成针
加油!
很强
看到你的样子,我想起来,我刚入门编程的时候,2个月天天8点起,12点以后睡,每解决一个问题那种兴奋感让人激动不已,加油!
加油
所以说写代码这东西,就得上手,看是不可能会的,手艺活
找对路子了